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7月1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2138acom太阳集团-2138acom太阳集团(欢迎您!)追光实践队来到羊楼洞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以祭扫烈士陵园为主要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先烈英灵逝,不识青山魂
羊楼洞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的一处茶山上,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在湘、鄂、赣三省的交界处,四周青山连绵,峰峦起伏,茶林丛丛,欣欣向荣。
1951年5月,在抗美援朝运动最紧张的时期,中南军区在赤壁市羊楼洞镇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收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和各军区转运来的在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因战斗负伤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伤员。该医院陆续收治从剿匪和援朝前线转运来的3100多名伤病员。
当时前方运来的大批伤病员中,有的因跟敌人拼刺刀而肠道外露、有的因肢体被炸断而骨头外露、有的在朝鲜战场上中了敌人的细菌弹。其中142位伤员因伤势过重相继于1951年10月29日至1955年2月4日牺牲,被安葬在羊楼洞村得胜山下一片荒地里。他们中有来自内蒙、台湾等全国各地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的人民子弟兵,牺牲时年龄最小的才18岁,其中还有3名女战士。1956年,羊楼洞“野战医院”完成使命后撤销,142块墓碑就这样鲜为人知地遗落在这片青山绿野。岁月沧桑,尘封的子弟兵英烈和他们的英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
千里寻血亲,百魂归故里
2005年7月湖北赤壁市病休老民警余法海来到这里,撩开草丛,是一片青石墓碑。他重新描绘出碑文的内容,经过对这段历史的核实与回溯,确定这是安葬抗美援朝烈士遗骸的墓地。此后,他整理出了一部较为完整的英烈名录和史料,并决心为这些忠烈寻亲。他曾无数次踏上这片土地,他的壮举使负伤牺牲烈士的忠魂不再是孤魂野鬼,使被遗忘的烈士墓群得以重见天日,使烈士战友、亲属、乡亲找到了烈士们的墓地,使“不朽”、“永在”的美好语言不再苍白无力。于今,已有全国24省118县市105位亲人被找到。
2007年4月,赤壁市政府决定对羊楼洞烈士墓群进行修缮和保护,昔日荒凉的烈士墓群变成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每到清明和建军等节日,都会有学生、驻军和各界人士前来拜祭、凭吊,142位英烈不再孤寂。
悼革命先烈,立青年之志
下午3时,华中师范大学2138acom太阳集团-2138acom太阳集团(欢迎您!)追光实践队抵达了这块长眠着142位烈士的墓地,放眼望去,满目葱茏,一座14.2米高的大理石纪念碑矗立正中,高耸挺拔,棱角分明。碑后是142块光洁如镜的花岗岩墓碑,铭刻着142位忠魂的英名。陵园四周是142棵青松,环绕着忠魂长眠之地。在实践队队员徐亮和潘丽妃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习了羊楼洞烈士陵园背后的红色历史,依次瞻仰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长眠无数英雄的烈士墓地、记录英烈故事和余老寻访事迹的陈列馆,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凭吊革命烈士英魂。
队员在指导老师肖丽霞的带领下,对纪念碑献上事先准备好的花环。随后,在实践队队员徐亮的主持下,队员对纪念碑致以三分钟的默哀,并重温入党誓词。最后,同学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了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祭扫活动中,同学们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致哀,献上花篮,并在纪念碑面前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祭扫结束后,领队老师肖丽霞结合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寄语表示,用习总书记的话讲,青年一代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岗位,都是要为国家做出贡献,都是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
通过此次红色教育活动,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要不忘历史,要传承先烈们的红色革命精神,要铭记历史教训,积极承担起国家使命,要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本次活动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旨在激励广大团员青年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